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廣告評論(一)
要成為在編寫和設計上有影響力的廣告,必須符合「AIDA」,就是要能引起讀者注意,內容、構圖等能令讀者產生興趣,另外,廣告要引起讀者購買的慾望,最後,更要令讀者作出購買的行動,綜合來說就是搶眼、生動和簡明。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2罐可樂,分別是左面是類似可口可樂的可樂罐,而右邊的是百事可樂的可樂罐,而紅色的可樂罐及百事可樂的可樂罐上插著吸管,一支是吸管抗拒著另一支是成功插了進去。
這個廣告底色用了藍色,藍色在某層面上代表了百事可樂,同時藍色的淨色突顯了圖正中心的2罐可樂。
圖中用了2罐不同牌子的可樂來作一個比較。左面是一個類似可口可樂牌子的廣告,右邊則是百事可樂的。先說左邊的紅色可樂罐,一支飲管嘗試抗拒著進入紅色的可樂罐,代表了連死物也會抗拒一些不知名或百事可樂的可樂罐,因為圖中的吸管有2隻手正抵抗著進入可樂罐中,也有機會代表市民不願意去飲一些不知名或一些不是百事可樂的可樂。
圖中右邊用的是百事可樂的可樂罐,與左面的紅色可樂罐成了一個對比,先前提及的吸管和市民抗拒不知名或不是百事可樂的可樂。令讀者明白應該選擇百事可樂,因為大家可以看到只有百事可樂的可樂罐上的吸管成功插入去,代表著大家都願意飲百事可樂。
這廣告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推廣,因為只有消費者有權利去選擇飲甚麼,而吸管就像一名消費者抗拒著紅色罐的可樂及接受了百事可樂的可樂罐。想令到讀者就如廣告中,不要選擇其他牌子的可樂,只要選擇百事可樂。也給了讀者一個印象,當讀者在商店前想著飲甚麼好,當他們想起這廣告,他們使會買百事可樂的產品。
這廣告以2罐可樂作比較,挑起了讀者的注意,以吸管的手來挑起作者的興趣及富有動感,符合了興趣及動作。雖然這廣告能改變讀者的立場及觀點,從而令他們購買產品,但缺乏了一種挑起讀者購買的慾望,所以沒有符合慾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