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初冬景象-日本

在曦微的晨光裡,我能看到雪天裡的一切。我站在無人的街道上,望著迷人的日出,雖然是同一個太陽,但是在日本的太陽及白雪的襯托,卻別有一番風味。

接著數小時,我獨自一人富士山的山腳開始,慢慢的往上爬。從山腳往天看,只見宏偉的富士山及淡藍色的天空,山頂和天空看似連接在一起。雖然我很討厭孤獨,但身在日本富士山,看著日本富士山,這景觀卻令我感到自己和大自然溶為一體,完全沒有孤單寂寞的感覺。

我往上爬,我看見右邊有一條小路,好奇心驅使著我右轉,走進小路。我往前行,感覺這條路的氣溫比較溫暖,令人感到很舒服的感覺。在小路的盡頭,有著數棵較早開花的櫻花樹,櫻花樹平常約在三月開花,可能這邊的氣溫較暖,令到櫻花較早開花吧。這裡的櫻花樹及雪的白色,形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帶有寂靜的感覺的白雪襯托著櫻花的粉紅色,突出櫻花的高貴、朝氣及年輕,光彩奪目。

我沿路返回大路後又再往上爬,沿路上也看到一些小雪人,回憶起小時的童年回憶。那時候我也很喜歡堆小雪人,時光流逝,轉眼就十六歲了。總有一點傷心,就像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登上山頂後,總覺得這裡很振奮人心。這裡的風景,彷彿能看到天邊。天上下著微微的白雪,但白色的雪卻像代表了日本的「性格」,純潔、樸素及明快,但也不失高貴之氣。從山頂看下去,真的很漂亮。相比中國的風景,到處都是黑色污濁的廢氣,令人感到煩厭。中國長年靠煤發電,卻從來不保護環境,日本的發電靠核能發電,雖然危險性較高,但它可以做到不排放任何溫室氣體及有害物質,但看看中國,中國沒有實行可再生能源,單單看內地的人便知道,他們寧買私家車也不願意用公共運輸工具,看似中國沒有認真的實行環保。


我認為中國要做到日本這傳奇級的美景首先要實行環保、實行再生能源的研究及限制市民的碳排放,例如實行私家車的高稅額及油增加費的稅,這樣可以減輕市民過份使用私家車所帶來的空氣污染。為了大自然,我們也應自律保護地球。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廣告評論(一)




要成為在編寫和設計上有影響力的廣告,必須符合「AIDA」,就是要能引起讀者注意,內容、構圖等能令讀者產生興趣,另外,廣告要引起讀者購買的慾望,最後,更要令讀者作出購買的行動,綜合來說就是搶眼、生動和簡明。


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2罐可樂,分別是左面是類似可口可樂的可樂罐,而右邊的是百事可樂的可樂罐,而紅色的可樂罐及百事可樂的可樂罐上插著吸管,一支是吸管抗拒著另一支是成功插了進去。


這個廣告底色用了藍色,藍色在某層面上代表了百事可樂,同時藍色的淨色突顯了圖正中心的2罐可樂。


圖中用了2罐不同牌子的可樂來作一個比較。左面是一個類似可口可樂牌子的廣告,右邊則是百事可樂的。先說左邊的紅色可樂罐,一支飲管嘗試抗拒著進入紅色的可樂罐,代表了連死物也會抗拒一些不知名或百事可樂的可樂罐,因為圖中的吸管有2隻手正抵抗著進入可樂罐中,也有機會代表市民不願意去飲一些不知名或一些不是百事可樂的可樂。


圖中右邊用的是百事可樂的可樂罐,與左面的紅色可樂罐成了一個對比,先前提及的吸管和市民抗拒不知名或不是百事可樂的可樂。令讀者明白應該選擇百事可樂,因為大家可以看到只有百事可樂的可樂罐上的吸管成功插入去,代表著大家都願意飲百事可樂。


這廣告是以消費者為中心推廣,因為只有消費者有權利去選擇飲甚麼,而吸管就像一名消費者抗拒著紅色罐的可樂及接受了百事可樂的可樂罐。想令到讀者就如廣告中,不要選擇其他牌子的可樂,只要選擇百事可樂。也給了讀者一個印象,當讀者在商店前想著飲甚麼好,當他們想起這廣告,他們使會買百事可樂的產品。


這廣告以2罐可樂作比較,挑起了讀者的注意,以吸管的手來挑起作者的興趣及富有動感,符合了興趣及動作。雖然這廣告能改變讀者的立場及觀點,從而令他們購買產品,但缺乏了一種挑起讀者購買的慾望,所以沒有符合慾望。